招商证券被罚事件揭秘:股票配资为何在强监管下仍铤而走险?
“股市那么火,我想去看看”在A股市场升温的情况下,很多股民不满足用自己手头的钱炒股,目标盯上了借钱炒股,不仅券商的两融业务风声水起,股票配资业务也大行其道。但是2017年4月28日招商证券被罚事件打破了股票配资业务的平静。
因招商证券在PB(主经纪商)系统账户尽职调查中存在缺陷,对其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新开立PB系统账户3个月的措施,配资业务引发券商被罚的事件引发市场的关注,在强监管的态势下,配资业务余孽还未清除?券商部分营业部仍肆无忌惮,私下进行股票配资活动,为何在监管的法眼下,他们仍愿意铤而走险进行股票配资,到底股票配资为“何方神圣”?
股票配资到底是“何方神圣”?
或许有人会说没听过配资,那你一定知道杠杆吧!股票配资,实际上就是民间版的“融资融券”证券配资炒股,配资公司按照股民现有的资金量提供相应比例的资金,放大股民的资金量(相当于加杠杆),以期获得更高的回报,配资公司在这一过程中收取一定比例的费用。通俗点地说,也算是一种“借钱炒股”。
可能有人会问,这跟券商融资融券又有什么区别?差别在于,股票配资机构杠杆更高,远远超过融资融券的1倍杠杆,并且利率较高,门槛也较低。据了解,仍P2P配资为例,平台一般2000元即可申请,杠杆放大1-5倍,有的甚至高达8倍或是10倍。月利率在1.2%-1.9%之间。
举例来说,如果投资者自身有20万元本金,按照5倍的杠杆配资,投资者就可获得100万元资金,再加上其原有的20万元,那么其一共就有120万的资金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利益驱动 券商铤而走险曲线配资?
与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相比,今年以来股市为存量资金博弈、行情并不景气,多数人并不愿意冒风险进行杠杆配资,但是不排除部分内幕消息的私募基金、风格激进的私募机构采取高杠杆的配资行为。
事实上券商部分营业部私下进行股票配资活动并未暂停,一些小型券商为争抢客户,提供配资服务,在监管的高压下,部分券商为何没有全部暂停高杠杆的配资行为?其实背后的原因无外乎利益驱动迫使少数券商营业部和机构客户经理铤而走险。
对于券商而言,私募机构在其营业部下开设PB账户后,券商按照账户上资金总额的千分之一收费,其中包括万分之五的托管费和万分之五的外包费。一旦私募机构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投资,又可根据交易品种的不同收取交易佣金。
一个跌停可能就爆仓风险凶猛或“杀人不见血”
有人这样说股票配资“它能在牛市扩大盈利,在熊市平摊成平,急时斩仓”,可实际操作起来,真的没有风险吗?
我们知道,券商的两融业务除了设置50万元的门槛之外,还会对配资人进行信用评估审核。而且,券商对客户的信用评估较为严格,除了对学历、家庭进行审核招商证券被罚事件揭秘:股票配资为何在强监管下仍铤而走险?,还会审核年收入、股票账户资产等指标。而目前配资机构及平台并不对前来申请配资的股民进行风险评估。普遍使用的风控手段只有一条:平仓机制。所谓平仓机制是给客户配资账户设置红线,分别是预警线和平仓线。
然而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现在大盘一片普涨之势,但与基本面越走越远的行情,以及随时可能到来的回调,都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如果用户满仓操作,只需要一个跌停就会“爆仓”,并没有给平台平仓的时间和机会。
另外,股票配资仍游离于灰色地带,这也频受业内人士质疑。有研究人士指出,2011年,证监会即公布了《关于防范期货配资业务风险的通知》,明确禁止了期货配资。股市的融资融券主体是证券公司,其他公司都不能经营,也就是说,配资业务一直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而P2P平台的监管方案也尚未落地,两者联姻,无疑使其在钢丝上起舞,任何一方政策出台,都可能对该业务造成致命打击。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配资股票网观点